以前在学校听写时,偷瞄别人的叫做「下乡」,老师边念边提醒不自觉的学生「自己写自己的,眼睛不要下乡哈」。在农村,下乡对农民来说多指下乡卖东西的人。在农村卖东西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在农村集市卖,另一种也是深入村子里卖。农村比不得城里,要做农民的生意赚钱,没找对门路很可能亏本。一、农村集市上的「块钱三样」很受欢迎在刺楸小的时候,农村集市上生意做好的就是「块钱三…
以前在学校听写时,偷瞄别人的叫做「下乡」,老师边念边提醒不自觉的学生「自己写自己的,眼睛不要下乡哈」。
在农村,下乡对农民来说多指下乡卖东西的人。在农村卖东西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在农村集市卖,另一种也是深入村子里卖。农村比不得城里,要做农民的生意赚钱,没找对门路很可能亏本。
一、农村集市上的「块钱三样」很受欢迎
在刺楸小的时候,农村集市上生意做好的就是「块钱三样」,即一块钱就能买到三样东西,刺楸记得那时的一块钱可以买一只小鸭子。
卖一块钱三样的没有固定的摊位,一般设在马路边上,地上先铺放一张胶子,再把小小的塑料篮筐一个挨一个地依次摆好。
篮筐里就是「块钱三样」所卖的东西。这些东西大多数是小东小西,例如钥匙扣、耳屎刨、小剪刀、指甲剪、汤勺、小刀、梳子、小镜子、遮阳帽、小本子、各类笔……反正是品类齐全的日常用品。
虽说是一块钱三样,但实际上少数值钱的大件东西是一块钱一样,这就和服装店自称全场五折,但实际上新装不打折一个样。
后来,由于一块钱买不了多少东西了,「块钱三样」就升级成了「五块钱三样」、「十块钱三样」,直至「十块钱一样」了。这些小商品比门面上卖的便宜,质量却一点也不差,因此深受农民的喜欢。
二、那下乡卖什么东西比较好呢?
相对于农村集市,人流量少不说,就连农民的消费欲望也没那么强,所以到乡下去卖东西就得选更稀缺的。
刺楸想了一下,像20块钱一根的现割牛皮皮带就是一个不错的生意。
这个生意虽没多大新意,但很多农民都买过,其实惠耐用的口碑早就为多数农民所知了。说实话,这皮带看起来虽不美观,但用20年也不成问题,与200块钱一根却只能用三四年的专卖店真牛皮皮带比起来,确实不耐看。
耐看不中用的皮带可能会让人出丑,刺楸以前买了一根159元的所谓真牛皮皮带,拴了近四年就断开了很多口子,由于没及时更换,在一次上街的时候突然崩断了,好多人忍不住笑了,好尴尬啊。
20块钱的牛皮皮带农民肯定喜欢,毕竟谁也不会专门把人的衣服撩开去看别人的皮带到底好不好看,你说是吧?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